技术选型:为什么笔者的CCIMXDesktop选择了Qt6而不是Qt5作为GUI开发框架
技术选型:为什么笔者的CCIMXDesktop选择了Qt6而不是Qt5作为GUI开发框架 前言 有人询问笔者,为什么不使用Qt5而是Qt6作为开发框架?笔者计划梳理一下理由,顺便分享一下Qt5和Qt6之间的小区别。 Qt6支持RHI抽象后端渲染 Qt6重构了我们对渲染管线重构,之前实际上对渲染后端的
技术选型:为什么笔者的CCIMXDesktop选择了Qt6而不是Qt5作为GUI开发框架 前言 有人询问笔者,为什么不使用Qt5而是Qt6作为开发框架?笔者计划梳理一下理由,顺便分享一下Qt5和Qt6之间的小区别。 Qt6支持RHI抽象后端渲染 Qt6重构了我们对渲染管线重构,之前实际上对渲染后端的
Qt中的设计模式:经典的MVC,MVP和MVVM 前言 笔者这里最近正在研究经典的三大 Model/View 框架,不得不说,我先前的确写过Qt在这里的体现,但是,笔者认为之前的文章中,我只是机械的memcpy的Qt的阐述,理解不够深刻,最近的工程经验让我慢慢开始仔细的评估自己编写和组织工程的条例和
逐步理解Qt信号与槽机制 前言 笔者几乎写了三年的Qt,每一年,我都写过Qt信号与槽的文章,但是笔者每一年都会在坚持的Qt实践中,加深对Qt信号与槽机制的理解。这里,笔者打算借助一些博客,我过去的一些经验,继续整理和消化一部分内容,把他放置到这里。供各位参考 从我们的编程实战出发 我们写Qt,实际上
IMX6ULL2025年最新部署方案3在Ubuntu24.04上编译通过Qt6.8.3且部署到IMX6ULL正点原子开发板上.md 前言 笔者需要先说的是,我们的Qt6现在已经全面的转向使用CMake进行构建了。因此,我们Qt本身,也转向了使用CMake构建,下面,笔者简单说一下,我们的正点原子如何
IMX6ULL2025年最新部署方案2:在Ubuntu24.04上编译通过Qt5.12.9且部署到IMX6ULL正点原子开发板上 前言 本篇方案部署是笔者这几天除了打蓝桥杯以外,笔者在研究的东西,现在写道这里的时候,笔者已经成功的在Ubuntu24.04上,使用默认最新的交叉编译器和上位机编译器(均